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食品饮品>正文内容
    • 长达近十年,嘉士伯还未甩掉“烫手山芋”拉萨啤酒
    • 2025年11月27日来源:证券时报

    提要:比业绩下滑更让嘉士伯不满的,是经营决策权的落空。记者梳理历年公告后发现,2016年,“面对中国啤酒行业增长放缓、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竞争局势”,西藏发展并未聚焦主业改善,反而计划以现金收购某新能源企业60%股权,试图通过多元化降低风险,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尽管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最终于2016年6月终止,但这种操作明显与与嘉士伯“聚焦核心资产”战略相悖。

    长达近十年的拉锯战,ST西发(000752.SZ,下称“西藏发展”) 与嘉士伯围绕拉萨啤酒的股权之争,在2025年末迎来一个关键节点。

    11月25日,西藏发展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称其持有拉萨啤酒50%股权,拟现金收购嘉士伯所持该公司另5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对拉萨啤酒的100%控股,有利于突出主业,提升整体竞争力。

    2025年11月25日,西藏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图:深交所官网

    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于2004年,由西藏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嘉士伯国际有限公司各控股50%成立。但根据当时公布的公告,拉萨啤酒董事会中,西藏发展占多数席位,且董事长由西藏发展董事担任。也就是说,在这场交易中,嘉士伯更多以股东身份加盟拉萨啤酒,公司实际经营决策权在西藏发展手里。

    这场合作与当时中国啤酒市场的浪潮与嘉士伯的战略转向有关。据东吴证券,1992年至2002年期间,百威、嘉士伯、狮王等为代表的国外啤酒品牌纷纷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随着2002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啤酒市场,在华业务受挫的嘉士伯于2003年大胆进军布局中国西部。

    西藏发展2002年年度报告也同样提到,当时国内啤酒行业正处在重新整合的时期,国外知名啤酒商与国内啤酒企业的联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而与嘉士伯的合作是西藏自治区建区以来引进的最大规模外资,也是嘉士伯集团在亚洲地区最高规格的合作项目。西藏发展希望依托于双方优势,让“拉萨啤酒”成为一个知名的国际品牌。

    但显然,如今的拉萨啤酒离“国际品牌”仍有不小的差距。事实上,早在2016年,嘉士伯便萌生了退意。

    导火索是拉萨啤酒不太理想的经营数据与控制权的长期缺失。根据西藏发展于2016年12月17日发布的《关于放弃权利的补充公告》,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司营收逐年下降,分别为4.47亿元、3.98亿元、3.91亿元;净利润也持续下滑,分别为9371.19万元、9037.13万元、8058.75万元,增长颓势明显。

    比业绩下滑更让嘉士伯不满的,是经营决策权的落空。界面记者梳理历年公告后发现,2016年,“面对中国啤酒行业增长放缓、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竞争局势”,西藏发展并未聚焦主业改善,反而计划以现金收购某新能源企业60%股权,试图通过多元化降低风险,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尽管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最终于2016年6月终止,但这种操作明显与与嘉士伯“聚焦核心资产”战略相悖。

    或许是吸取了教训,对于目前在中国经营啤酒资产的唯一平台重庆啤酒,据国胜证券,嘉士伯从2008年起逐步持股,终于2013年持有其60%股份,成为重庆啤酒实际控制人,随后推动一系列资产优化举措。而在拉萨啤酒,嘉士伯始终是“只出钱、无话语权”的财务投资者,这与其后续整合在华资产、聚焦可控核心业务的战略完全不符。

    2016年,嘉士伯首次提出退出拉萨啤酒。西藏发展于2016年12月16日发布公告称,嘉士伯拟将其持有的拉萨啤酒50%股权,以人民币4.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深圳市金脉青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然而,想要甩掉“拉萨啤酒”并没有这么容易。2023年9月5日,西藏发展发布的《关于嘉士伯国际有限公司提起民事诉讼的公告》透露了更多细节。公告中显示,上述嘉士伯拟将股权全数转让于金脉青枫的协议于2021年就已经解除,转让失败。

    同时,公告中还提到了嘉士伯与西藏发展有分红争议。这起分红争议具体指向2018年拉萨啤酒向金脉青枫支付的9500万元分红款,嘉士伯认为自己的权益受损,要求西藏发展作为被告方之一返还9500万元的分红以及资金占用费。

    2023年3月,嘉士伯再次寻找到了新的接盘方——西藏道合实业有限公司,并与之签署了股权转让合同。然而,这次交易遭到了西藏发展的强烈反对,西藏发展以享有的同意权以及优先购买权受到侵犯为由,提起诉讼。

    在2024年的拉萨中院的判决中,嘉士伯与道合的股权协议被撤销,嘉士伯还需向西藏发展支付50万元律师费,西藏发展对嘉士伯公司持有的拉萨啤酒 50%的股权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目前双方均不服判决,已分别向西藏高院提起上诉。嘉士伯的第二次退出努力又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在嘉士伯第二次尝试转让股权之前,拉萨啤酒的财务数据仍然不容乐观。截至2022年,从营收来看,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同比增加1.15%、下降10.63%、下降1.47、增加27.32%、下降3.08%、下降29.05%,营收波动不小。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在2021年的采访中对媒体表示,拉萨啤酒对嘉士伯来说就是一个包袱。

    就在嘉士伯深陷“甩包袱”困境时,拉萨啤酒的业绩却意外迎来反转。2023年,拉萨啤酒实现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21.64%;2024年,实现营收4.21亿元,同比增长25.11%。在最新的2025年三季报中,三季度拉萨啤酒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20.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19亿元,同比增长754.46%。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业绩改善背后或许是拉萨啤酒向高端化转型、强化特色产品的成果。其高端小瓶啤酒“3650”在2024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96.50%,特色产品“拉萨啤酒-青稞系列”营收同比增长245.96%。

    拉萨啤酒于2022年推出的高端小瓶啤酒“3650”。图:@拉萨啤酒官方微博

    业绩反转为双方谈判创造了新空间。对西藏发展而言,拉萨啤酒是绝对的核心资产——其2024年财报明确表示,营收“主要为拉萨啤酒销售收入,是公司利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重整的关键阶段,若能实现对拉萨啤酒的100%控股,将向市场传递重整信心,为自身摆脱退市风险增添筹码。

    嘉士伯也顺势调整策略,将转让对象转向西藏发展。2025年7月21日,西藏发展董事会审议通过《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50%股权转让及其他事项的条款清单》,双方的股权博弈终于从“对抗”转向“协商”。不过截至2025年11月25日,交易双方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仍仅有该条款清单,交易仍处于筹划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仍有失败可能。目前西藏发展仍处于预重整阶段,后续仍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并被实施破产清算的风险,此次股权转让计划也将随之搁浅。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