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讯>正文内容
    • 粤闽之间正在形成新引力场:岗位奔赴青年,青年奔赴未来
    • 2025年11月27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初冬的福建没有寒意。福州大学与厦门大学校园内涌动的人流,证明一个更真实的判断——在新一轮区域竞争格局中,人才已经成为广东拼速度、拼质量、拼未来的关键变量。

    初冬的福建没有寒意。福州大学与厦门大学校园内涌动的人流,证明一个更真实的判断——在新一轮区域竞争格局中,人才已经成为广东拼速度、拼质量、拼未来的关键变量。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1127144054.jpg

    11月23日至25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福建专场正式落幕。三天两城,岗位跨产业、政策跨地区、服务跨场景,广东尤其是韶关,以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整体性走进福建高校,向青年递出一份关于“未来”的邀请。

    对青年,这是一次择城的窗口;对韶关,这是一次能力的展示;对广东,这是一次格局的证明。

    战略产业主动出击

    人才与新赛道的“彼此寻找”加速发生

    招聘现场的火热不是偶然,而是一座产业体系发出的强烈信号。

    180家次重点企事业单位、超过5000个(次)岗位、2857个(次)年薪20万—50万元岗位、478个(次)年薪50万—100万元岗位、16个(次)百万年薪岗位——岗位结构本身,就是广东发展质量的“晴雨表”。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1127144134.jpg

    而青年看得比想象中更清楚:选择一座城市,本质上是选择一条赛道、一片增量、一种可能性。

    算力、大数据、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这些被广东写进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关键词,是福大和厦大学子排队咨询的原因所在;

    粤科金融、广州能源集团、硕成科技、粤北人民医院等展位前不断涌动的人潮,是人才对产业趋势的直接投票。

    韶关风物展示区、特色美食区、直播带岗区构成了另一种“非语言沟通”。长坝沙田柚、丹霞贡柑、客家茶点、特色菌菇,让一座城市的温度被嗅到、被看到,也被记住。

    两校合计上万名学子入场、3417份现场简历、1192个初步意向、6385份直播带岗简历——人才与城市之间,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主动靠近”。

    校地合作深化布局

    从一次触达走向长期供给的“人才通道”建设

    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是这次行动的“长尾效应”。

    韶关市与福州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覆盖实习实践、就业创业、柔性引才的系统化机制,意味着人才流动不再依赖“偶遇”,而是开始进入“稳定供给”阶段。

    这也是韶关的底气所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内陆的重要节点城市,韶关正以“国家算力枢纽”“华南生态屏障”等战略定位,推动形成“科技—产业—人才”闭环。

    它不是在“被动等人”,而是在“主动造场”。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1127144204.jpg

    韶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邹振宇的推介,是城市信号的集中表达:韶关需要人才,也准备好了承接人才。

    而校友杨朋、邓益家的分享,则是最有说服力的“实证”:

    ——补贴到账、住房落地、科研平台开放、成长速度真实可见。

    人才会跟着真实的感受走。

    他们讲述的不是远方的愿景,而是已经发生的现实:韶关的产业正在拉着年轻人一起成长。

    线上招聘平台持续运行,校地合作机制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耦合进入更高效的阶段。

    人才生态精准兑现

    政策温度正在转化为城市竞争力的“硬通货”

    真正决定城市未来的,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兑现力。

    韶关近年来持续强化“百团千才万匠”人才政策体系,构建从顶尖团队到青年人才的全链条支持:

    ——最高1000万元团队经费;

    ——创新创业人才最高100万元;

    ——专业技术人才最高50万元;

    ——青年人才最高30万元;

    ——博士最高140万元、硕士15万元补贴;

    ——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医疗绿色通道、交通保障配套齐备。

    这些数字不是“政策陈列”,而是被真实执行的城市承诺。

    今年以来,韶关共联系服务人才3344人次、办结诉求62条、满意率100%——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往往藏在这些具体的回访次数和办结率里。

    更关键的是,人才政策不是“孤岛”。它与韶关的产业跃升形成闭环:算力枢纽、大数据产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

    产业决定需求,政策吸引供给,城市提供环境。

    截至10月底,韶关已成功吸纳13572名高校毕业生留韶来韶就业创业。

    人才流入的方向,就是发展趋势的方向。

    山海相隔,但人才与城市正在形成同频共振

    这场横跨千里的招聘,不只是岗位对接,更是城市与青年之间一次清晰的“双向奔赴”。

    对于广东,这是在全国人才版图中构建新优势的主动出击;对于韶关,这是向战略赛道、未来产业持续靠拢的坚定步伐;对于福建学子,这是一次关于职业未来与城市选择的深度对话。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1127144217.jpg

    人才选择哪里,哪里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城市理解青年,青年就愿意与城市共成长。

    当粤闽两地在同一张人才地图上相互靠近,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协同与动能转换,也将因此获得新的实践和可能。

    山海可越,未来可期。而这场跨越山海的引才行动,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青年走向广东、走向韶关、走向未来的起点。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