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把交椅”易主,钢铁业迎“拐点”
- 2025年11月24日来源:中国经济网
提要: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国生产粗钢8.18亿吨,同比下降3.9%。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93.50点,同比下降9.91点,降幅为9.58%。
对中国的钢铁行业而言,是否严冬将至?
日前,由欧冶云商主办的2025钢铁供应链协同向新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产业上下游的三百多名行业人士参会,共同探讨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会上形成一个共识,依靠规模扩张的老路已经彻底走不通。2025年,或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又一“拐点”。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国生产粗钢8.18亿吨,同比下降3.9%。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93.50点,同比下降9.91点,降幅为9.58%。
这意味着,钢铁行业仍处于“量价齐跌”的下行阶段。但其中也蕴含着积极信号。正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所说,虽然今年生铁和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但钢材用量是同比增长的。“这说明我们深加工的产品更多了,中国钢铁的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在调整。”
这当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曾经长期占据中国钢铁生产第一大品种、主要用于建筑行业的热轧螺纹钢筋,产量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主要用于工业制造的热轧宽钢带,成为第一大品种。
钢铁产品“头把交椅”易主,反映出中国经济动能的新旧转换。冯超表示,当前汽车、造船等工业制造业的钢铁需求保持良好增长,房地产市场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的需求也在有序地释放。“下游还是有很强的需求,但是所需的产品不一样了。”
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发展策略也需要随之调整。冯超介绍,现在是中国钢铁行业经历的第七次调整,但这次调整的宏观环境和过去不一样。“十五五”时期,企业发展的任务,从过去的单纯扩大产量,升级为如何做强、做出特色。
这也是参会钢企的普遍共识。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费鹏说:“规模扩张的旧路走不通了,钢企必须转向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为核心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同时,数字化与绿色化已成为钢铁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次大会集中发布了3份2025年新开发产品种类规则(PCR)及100份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目前,国内钢铁全产业链EPD平台已发布300份EPD报告,标志着钢铁行业在绿色标准化、数字化协同降碳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也为钢企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