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商业资讯>正文内容
    • 行业首创!AI玻璃堆垛机效率提升40%
    • 2025年09月14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中国玻璃工业协会专家表示,此项技术突破将显著提升光伏、电子、汽车玻璃等领域的生产效能,是我国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强大创新能力。

    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垛峰动力”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轻载型高精度AI玻璃堆垛机,解决了玻璃制造业长期存在的堆垛效率低、破损率高的行业痛点。该设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性创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传统人工堆垛方式存在的效率低下、破损率高(行业平均5%)等难题,由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统筹,老师赵成凤和肖正带领的研发团队,项目负责人邓竣予与团队成员冯稚皓、骆森、张靖童、张如兴等,历时两年半技术攻关,开发出集智能抓取、AI视觉定位和预测性安全防护于一体的创新解决方案。设备采用多层聚氨酯唇边吸盘设计,真空度可智能调节,耐磨抗压性能提升30%,能够稳定抓取不同规格的玻璃物料。

    图片4.png

    更重要的是,设备融合 YOLOv7 算法与自主研发的 LCFI 神经网络,结合多光谱成像与深度相机技术,通过 30fps 实时三维点云重建精准捕捉玻璃轮廓与位置信息,最终实现 ±0.2mm 的超高定位精度,异形玻璃堆垛准确率高达99.5%。同时,基于Wiener退化模型构建的安全防护体系,可实时监测12类关键部件,故障预警响应时间小于0.1秒,大幅提升了设备安全性能。

    在长三角某光伏玻璃企业的实测中,该设备展现出卓越性能:单日堆垛量从1200片提升至1700片,效率提升40%;破损率从行业平均5%降至0.5%以下;传统人工堆垛需 8 人团队 24 小时轮班,该设备完全实现人工替代后,按当地玻璃行业人均年薪 10 万元测算,年节省人力成本超过 80 万元。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目前,该创新成果已申请14项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其中融合 YOLOv7 算法与 LCFI 神经网络的 AI 视觉定位技术、基于 Wiener 退化模型的预测性安全防护体系等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不仅获得“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更入选工信部2025年度“智能装备重点推广目录”。首台商用设备预计年内交付使用,将为我国玻璃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图片5.png

    中国玻璃工业协会专家表示,此项技术突破将显著提升光伏、电子、汽车玻璃等领域的生产效能,是我国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强大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