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人工智能>正文内容
    • 从赛场到市场,人形机器人蓄势待发
    • 2025年08月21日来源:人民日报

    提要: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热潮之下,也需冷思考。

    跨栏、上台阶、走独木桥……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100米障碍赛中,面对10项障碍,一些机器人运动员干净利落的动作引来观众阵阵欢呼,在网络上也引发大量关注。人们在惊叹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对其市场前景充满期待。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热潮之下,也需冷思考。

    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仍面临诸多难题。看技术,“大脑”的通用智能尚未成熟,跨场景任务泛化能力不足;看硬件,芯片、高精度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仍部分依赖进口,量产工艺和可靠性有待提升;看成本,动辄几万十几万元的单机价格,制约了商业化推广;在伦理与社会层面,数据隐私、人机边界、责任认定等问题也亟待规范。正如专家所言,从“能动”到“能做”,仍有巨大差距。

    值得期待的是,各地正持续开放应用场景,为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注入动力。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率先试水,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实训场。汽车工厂里,机器人协同搬运物料;智慧仓库中,机器人精准分拣货物;电力巡检、医疗辅助、教育陪伴等场景也涌现出创新应用。这些实践不仅验证了技术可行性,也为算法优化和产品迭代积累了宝贵数据。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形机器人竞争格局正加速形成。我国将其纳入未来产业布局,2023年出台《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今年“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技术研发、场景开放到人才培养,构建起多维度支持体系。此外,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也是我们在发展中的独特优势。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已形成创新集群,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天工”“宇树”“松延动力”等企业推出的机器人,在运动性能上媲美甚至超越国外产品,并在开源架构、多机协同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竞争力。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人类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它承载着解放生产力、提升生活品质的愿景,也伴随着对产业结构、就业形态、社会伦理的重塑。唯有保持耐心,尊重技术规律,强化创新协同,才能行稳致远。从赛场到市场,人形机器人蓄势待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