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新发岗位最热“5岗争2人”
- 2025年09月22日来源:证券时报
提要:不同规模企业的AI化进程显著加速,新发岗位AI渗透率明显提升。2025年1月—7月,新经济行业新发岗位AI渗透率超过10%,较去年同期提升10倍以上,且随企业规模扩大而提升。《报告》显示,“新发岗位AI渗透率”为新发AI相关岗位量在所有新发岗位中的占比,是衡量企业对AI投入的重要指标。
近日,脉脉最新发布的《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1月—7月,AI领域人才市场供需两旺,AI新发岗位量同比增长超10倍,简历投递量也暴涨了11倍。“算法”相关人才持续紧缺,其中“搜索算法”人才紧缺度最高,5岗争2人。非技术岗数量同比增长7.7倍。AI人才争夺战延伸至校招,脉脉上过半应届生岗位月薪超5万元。
2025年7月,AI相关新发岗位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简历投递量同比增长11倍。薪酬也水涨船高,2025年1月—7月,AI新发岗位平均月薪达到61475元,较2024年同期的58921元上涨4.33%。
截至2025年7月,脉脉上有超过1000家企业发布了7.2万个AI相关岗位,涵盖互联网大厂、外企、车企和AI垂类企业。热招企业和高薪企业均呈现大厂与垂类企业竞相发力的格局。从新发AI岗位量来看,字节跳动招聘指数29.83位列首位,小红书18.32居第二,阿里巴巴12.25位列第三。小鹏汽车、自变量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垂直企业同样上榜。
从企业薪酬来看,微软以新发岗位平均月薪90345元位居第一,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平头哥(89760元)位列第二,跨境电商平台Wish(85371元)位列第三。京东、比亚迪、华为、小米等大厂新发岗位平均月薪多集中在6.5万—6.8万元区间,自变量机器人、Momenta等垂直赛道企业也进入高薪企业榜TOP20。
不同规模企业的AI化进程显著加速,新发岗位AI渗透率明显提升。2025年1月—7月,新经济行业新发岗位AI渗透率超过10%,较去年同期提升10倍以上,且随企业规模扩大而提升。《报告》显示,“新发岗位AI渗透率”为新发AI相关岗位量在所有新发岗位中的占比,是衡量企业对AI投入的重要指标。
不过,AI人才流动性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在职时长为2.02年,显著低于新经济领域人才的平均在职时长2.91年。62.99%的AI人才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跳槽。
算法类岗位在AI领域招聘中占据核心地位。从热招岗位TOP20中,过半岗位与算法强相关。“大模型算法”以招聘指数94.16高居热招岗位榜首。在人才紧缺度TOP20的岗位中,“算法”岗位依然霸榜。其中,“搜索算法”成为AI领域人才稀缺度最高的岗位,人才供需比仅为0.39,相当于5个岗位争夺2个人才。高薪岗位TOP20中,除了“AI科学家/负责人”平均月薪超13万元断层领先外,大模型算法(68959元)、搜索算法(66720元)、广告算法(66649元)、AIGC算法工程师(65210元)等都榜上有名。
AI领域高薪争夺年轻人的趋势也愈加明显。2025年1月—7月,平均月薪在5万—8万元的新发应届生岗位占比高达42.66%,8万元以上的超高薪岗位也达到了14.68%,相当于每7个AI应届生岗,就有1个年薪百万。
随着企业AI应用加速,非技术岗位数量也在迅速增加。2025年1月—7月,AI领域新发非技术类的岗位量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7.74倍。产品、运营与设计成为非技术岗位的三大热招方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