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人工智能>正文内容
    • 地方性银行密集发行科创债
    • 2025年09月24日来源:证券日报

    提要:自今年债市“科技板”上线以来,金融机构作为科创债新纳入的发行主体,参与积极性持续高涨。其中,银行是发行规模的主力军,参与主体覆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等多个类别。

    近期,多家地方性银行发行科创债。9月19日,青岛银行成功发行“25青岛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10亿元;重庆三峡银行于9月22日至24日发行“25三峡银行科创债01”,发行规模20亿元,这也是该行首单科创债。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年内银行累计发行科创债54只,总发行规模达2710亿元。其中,参与发行的地方性银行数量超30家,已成为推动科创债市场扩容的重要力量。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地方性银行集中发行科创债,体现出其服务科技创新的角色进一步转向“主动引领”。如今,地方性银行不再局限于传统信贷模式,而是积极运用科创债这一政策工具,精准对接区域内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将自身的区域优势转化为金融支持优势,为科技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记者梳理发现,9月份以来,齐鲁银行、赣州银行、武汉农商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东莞农商行、福州农商行、莱商银行等8家地方性银行,均已成功发行本年度首批科创债,合计发行规模达94亿元。其中,齐鲁银行与苏州银行发行规模领先,均在9月份发行了20亿元规模的科创债。

    自今年债市“科技板”上线以来,金融机构作为科创债新纳入的发行主体,参与积极性持续高涨。其中,银行是发行规模的主力军,参与主体覆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等多个类别。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已成功落地科创债的发行主体中,包含2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大行、6家股份制银行,另有30余家地方性银行参与科创债发行,市场参与结构更趋多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地方性银行发行科创债,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是有助于进一步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能推动地方性银行形成“服务科创”的特色定位,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三是未来或有更多中小银行参与其中。

    随着科创债持续升级扩容,加之配套机制不断完善,其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从市场流动性来看,当前债券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且第二批科创债ETF将上市,双重利好将推动科创债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改善。作为发行主力军,银行的科创债发行规模预计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田利辉表示。

    明明认为,在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科创债市场仍处于快速扩张期,银行发行规模预计将持续上升。

    田利辉建议,银行需转变两大核心理念:一是从“重规模”转向“重质量”,二是从“传统信贷”转向“科技金融”。具体而言,银行应建立适配科创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模型,打造“投贷+跟贷”联动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借助科创债真正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注入持续动力。

    明明提出,银行需从三方面发力。首先,加大主动布局力度,将科创债纳入战略性业务范畴;其次,聚焦风险定价能力提升与精准服务供给;最后,全面增强对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能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