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今日头条>正文内容
    • 前三季度“两新”政策成效显著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4.0%
    • 2025年11月10日来源:人民日报

    提要:今年,有关部门已分4批向地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前三季度,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59万亿元,同比增长4.5%,较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万元,增长4.6%;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

    前三季度“两新”政策成效显著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

    “趁着有国补政策和电商平台优惠,为家里置办几个‘大件’。”近日,多家电商平台“双11”促销活动正酣,北京市居民郑怡下单了扫地机器人、三筒洗衣机等商品。

    今年,有关部门已分4批向地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前三季度,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59万亿元,同比增长4.5%,较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万元,增长4.6%;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9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家具、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2%、16.2%和6.2%,乘用车零售量224.1万辆、增长6.3%。截至10月22日,今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发展向好,9月智能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增长超1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29.6万辆、增长15.5%、渗透率达57.8%。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既要提振消费,也需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效益。

    车间中,智能机器人上岗;路面上,零排放、低噪声的新能源公交车上线;小区里,供水管网改造,住宅电梯换新……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增加至2000亿元,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财政、金融政策及时推出,一系列组合拳确保政策力度够、效果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总体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的方式进行筛选把关,简化申报审批流程。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申请制冷产品研发与生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4亿元,政策补贴到手6000万元,支持比例达15%。“全程线上申报,从提出申请到资金到位,只用3个多月。”公司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温建康介绍,自动化设备上线后,生产效率提升、设备故障率降低。

    截至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7.7%。大规模设备更新成为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资金撬动效应达1∶5.3。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保持两位数增长。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内需、惠企利民。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对于政策实施至关重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组织地方合理把握工作节奏,完善资金使用计划,均衡有序支出补贴资金,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骗补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平稳有序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严格项目和资金闭环管理,更好发挥大规模设备更新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政策效能。

    【编辑点评】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两新”政策推行一年多来,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旧换新带热多元消费需求,设备更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十五五”时期,相信随着各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形成良性互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将持续增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持续显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