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医药
    • 关停润熙泉 华熙生物突围护肤线

      近年来,随着高流量带来的销量增长见顶,行业内多品牌陷入高增长难以为继的局面,华熙生物同样如此,业绩下滑成为常态。为寻求破局之法,华熙生物开启一系列关于转型变革的动作,而此次关停润熙泉,或许只是华熙生物转型的一步。

      2025-09-11T09:41:50+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诺和诺德计划裁员9000人,全年营业利润增速下调至4%-10%

      诺和诺德计划裁员9000人,全年营业利润增速下调至4%-10%

      诺和诺德称,此次裁员覆盖公司的各个部门,包括后勤支持和总部职能,公司预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与受影响的员工进行沟通,根据当地法律的要求进行协商。预计到2026年底,每年将节省80亿丹麦克朗(约合12.6亿美元),这些节省的资金将用于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的增长机会。

      2025-09-10T19:58:5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叮当健康加码体重管理市场布局 推进与原研药企合作

      叮当健康方面表示,依托礼来卓越的创新药产品、专业的健康科普能力,以及叮当健康广泛的多功能智慧药房网络、端到端智能仓配体系、专业医生药师服务团队、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双方将共同为超重/肥胖、糖尿病等人群带来一站式健康解决方案,提升用药可及性和健康管理水平。

      2025-09-10T13:18:40+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秦药”驶入创新快车道

      在科技部门帮扶下,盘龙药业研发投入大幅提升,与多所高校共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推动多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前研究。同时,盘龙药业还与多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合作,共建GAP药源基地,延伸道地药材供应链,推动“秦药”品牌走向全国。目前,盘龙药业正加快向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升级,展现出

      2025-09-10T11:55:1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创新药双轮驱动 信达生物上半年营收大涨50.6%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标志着信达生物“肿瘤+综合产品”的创新药双轮驱动策略进入收获期。其全球创新管线的临床突破与商业化能力的提升,有望重塑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格局。

      2025-09-10T08:20:49+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同仁堂医养IPO获备案 业绩持续性待考

      若同仁堂医养此次上市成功,将成为继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国药之后,同仁堂集团的第四家上市公司。不过,记者注意到,同仁堂医养目前存在多重隐忧,包括依靠收购扩张业绩、占其营收大头的医疗服务业务受医保政策调整影响较大、“同仁堂”商标使用存在不确定性等。

      2025-09-10T08:19:08+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荣昌生物A股盘中触及涨停

      消息面上,9月9日,荣昌生物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泰它西普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受理,成为干燥综合征领域全球首个申请上市的生物药。

      2025-09-09T15:41:10+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保壳关键期 *ST生物“买不停”

      退市风险下,*ST生物走上了“买买买”的道路,这次更是要涉足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领域。*ST生物最新公告显示,公司拟以7862.49万元控股娄底金弘新材料有限公司。而在不到一个月前,*ST生物刚决定收购CRO公司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2025-09-09T08:35:37+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糖吉医疗胃转流支架系统出海破局,开启东南亚减重治疗新范式

      糖吉医疗胃转流支架系统出海破局,开启东南亚减重治疗新范式

      9月4日-6日,亚洲神经胃肠病学和运动学协会(ANMA)第八届双年会与印度尼西亚消化疾病周(IDDW)于雅加达联合举办。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参与方,糖吉医疗携明星产品“胃转流支架系统”亮相,不仅受邀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中国创新成果,更推动东南亚地区首例临床置入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原创医疗器械正

      2025-09-08T17:16:23+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破发股诚达药业股东拟减持 上市超募11亿光大证券保荐

      截至公告披露日,前海晟泰持有诚达药业11,006,89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7.11%,占公司剔除回购专户股份数后总股本比例7.27%。上述股份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前持有的股份及上市后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取得的股份。

      2025-09-08T17:13:45+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暴跌、首亏与双降之后,疫苗三巨头打响突围战

      近日,万泰生物、智飞生物、沃森生物三大疫苗龙头企业相继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万泰生物净利润同比暴跌155.3%,与智飞生物双双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中报亏损,沃森生物虽未陷入亏损,但也面临营收与利润双降的局面。业绩承压背后,是疫苗市场竞争加剧、公众接种意愿阶段性波动等多重压力的叠加。面

      2025-09-08T14:57:10+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创新药,研发上市加速跑

      9月1日启动的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传递出的信息表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良好:过去5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210个,保持加速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30%。如何让更多创新药加快走出实验室?近日,记者在广东广州采访,看科研人员、企业、政府如何努力,让国产创新药的面世快点、更

      2025-09-08T09:55:1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生物制造催生产业变革 我国领跑多条前沿赛道

      9月4日至6日,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举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发布的《中国生物经济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在CAR-T细胞疗法、原研发药生产、脑机接口等全球前沿的生物制造等领域实现了全球领跑或并跑。

      2025-09-06T16:40:2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百奥赛图:以“双业务线”破解医药研发难题

      一直以来,新药研发都有一个“三十定律”,即十亿美元投入、十年以上研发周期、不到十分之一成功率。其中,新药研发失败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临床转化鸿沟”,即高达90%的候选药物因临床前动物模型与人体真实反应存在偏差,进入临床后宣告失败。

      2025-09-05T09:48:13+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锦波生物上半年营利“双增”但增速大幅下滑

      今年上半年,锦波生物实现营收8.59亿元,同比增长42.43%,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26.65%。然而,这两项增速均创下近五年同期最低值。往年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锦波生物营收同比增长105.15%,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77.66%。与2024年同期的营收增速90.59%、归母净利润增速182.88%相比,2025年上半

      2025-09-05T09:23:2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零售药店以“智”破局

      当下,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是零售药店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重构”的关键拐点。当O2O的便捷履约、线下的专业服务与智慧物流的高效协同形成闭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有多少家店”或“线上销量占比”,而是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少有温度、有专业度的健康解决方案。这种转变,恰恰对应着行业

      2025-09-04T09:04:0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道氏技术子公司拟3000万美元 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9月2日晚间,道氏技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纳有限公司与强脑科技及其下属控股子公司及其他相关方共同签订《Pre-B轮优先股认购协议》。香港佳纳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进而获得强脑科技少数股东权益。

      2025-09-03T08:42:5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打造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队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国内医药企业正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H药已在英国、德国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亚盛医药的Bcl-2抑制剂利生妥获得5项美国FDA孤儿药认证,在全球市场展现出独特竞争力。

      2025-09-03T08:23:35+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中医药老字号的“青春密码”

      多年来,片仔癀积极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秉持“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让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活力,成为传统中医药品牌跨界大健康领域的典范。

      2025-09-02T09:26:3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科创板“U”标药企进入分化时刻

      报告期内,研发“烧钱”情况仍然明显,11股研发费用过亿。而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商业化需要雄厚资金支持,多家带“U”药企面临资金链压力,迈威生物资产负债率已超过77%。资本市场对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的估值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业内人士看来,创新药行业已经告别“讲故事”阶段,进入了用实打

      2025-09-02T09:00:11+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