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医药
    • 国发股份三季度扭亏为盈 战略转型布局“AI+大健康”

      10月30日晚间,国发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于三季度实现营收853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万元,对比去年同期扭亏为盈。今年前三季公司累计收入为2.39亿元。

      2025-10-31T10:11:55+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北大医药陷“多事之秋”

      北大医药在“去北大化”路上又现新利空。10月30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对于要失去“北大”标签的北大医药来说,实控人被刑拘的消息可谓是雪上加霜。受此影响,10月30日,北大医药收跌6.97%。

      2025-10-31T08:57:33+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中国创新药实现“造船出海”

      “中国创新药近十年的巨大变化与千亿元创投资金的投入是分不开的。创新一定是由人才和资金共同推动的,在创新药的发展过程中,这两者缺一不可。”孙佳林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医药企业扎堆赴港上市,多家新上市药企首日股价表现亮眼。举例来看,4月15日,抗体偶联药物(ADC)明星企业映恩生物在港交所挂

      2025-10-31T08:07:35+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药易购第三季净利锐减超140% 业绩压力加大

      当前,我国医药流通市场整体呈现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持续提升的竞争格局,而院外市场医药流通行业市场化程度更高,竞争更为激烈。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资金实力、管理运营效率、仓储配送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售后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在加大投入,行业竞争壁垒越来越显著。

      2025-10-30T09:12:26+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复星医药拟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10月28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促进集团旗下具备一定细分行业平台能力的控股子公司企业管治水平持续提升和稳健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拟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成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系集团疫苗业务平台企业,以下简称“复星安特金”)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2025-10-29T10:14:08+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药品集采再扩容!成功采购55种

      “很多品种都是上市多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而且规格比较多,为公众提供更多用药选择。”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郑颐介绍。具体来看,新一批集采药品的“民生属性”凸显:既有地氯雷他定、倍他米松等抗过敏哮喘药物,也有二甲双胍恩格列净、达格列净等糖尿病药物,还有奥司他韦等抗病毒用药

      2025-10-29T09:52:17+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 创新成果不断落地

      10月27日,恒瑞医药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根据季报公布的数字计算,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

      2025-10-28T10:42:0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跨国药企加码中国市场 深化本土创新布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跨国药企的深度本土化,不仅将全球前沿技术与管理经验引入中国,更与本土药企形成了“全球化桥梁”与“创新源头”的协同分工。双方正从零和博弈走向深度融合,通过合作研发、共建生态,共同推动竞争维度向临床价值升级,成为中国医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创新、惠及全球患者的引擎。

      2025-10-28T08:17:3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百克生物销售副总辞职,存量竞争下疫苗行业销售高管变动频繁

      10月23日晚间,百克生物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孙晚丰申请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辞任后,其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助理。针对公司高管变动对后续战略是否有影响,百克生物于10月24日向界面新闻表示,明年的工作战略尚在确定过程中,暂不作出评价。

      2025-10-27T15:44:43+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药明康德前三季净利超120亿元 在手订单近600亿元

      截至2025年9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324.5亿元,其中来自美国客户收入221.5亿元,同比增长31.9%;来自欧洲客户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3.5%;来自中国客户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0.5%;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14.2亿元,同比增

      2025-10-27T15:43:27+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湖南力争2030年中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湖南是中医药资源大省,资源种类达4667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底,湖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93万亩。其中,黄精、玉竹等药材产量占全国60%以上。2024年,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年营收达340亿元。

      2025-10-27T08:31:26+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海特生物拟赴港上市 已连续三年亏损

      在A股上市医药企业纷纷冲击香港资本市场的浪潮中,又一家药企宣布加入这一行列。海特生物最新公告显示,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拟赴港上市背后,海特生物深陷业绩亏损“泥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亏损1.58亿元,同比进一步增亏。

      2025-10-24T15:05:4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医药生物企业三季度成绩单看点十足 中药、CXO等细分领域表现

      业内人士分析称,从医药行业三季度业绩前瞻看,CRO(合同研究组织)、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组织)等上游细分领域有望延续上半年业绩向好趋势,继续表现亮眼;中药、医疗器械、原料药、药店等板块部分个股也有较为不错的业绩表现。同时,伴随近期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的数据披露以及BD(商务拓展

      2025-10-24T09:21:14+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国产创新药多项“出海”交易密集落地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的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全球医药BD最活跃的力量之一。中证鹏元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数量及金额呈爆发式增长趋势,2025年仅上半年,交易总额就已经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2025-10-24T09:08:28+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前三季度净利亏损,海特生物盘中跌近9%

      10月23日,海特生物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近9%。消息面上,海特生物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下降6.45%;归属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297.78%。

      2025-10-23T15:52:56+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中外药企将在更高维度展开竞争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公告显示,80个药品注册证书予以注销。其中包括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的氯雷他定片、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的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等进口药品。

      2025-10-23T08:36:01+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减肥药巨头诺和诺德人事地震:与控股股东意见不合,7名董事

      诺和诺德官方通告援引现任诺和诺德董事会主席Helge Lund的话表示,在与诺和诺德基金会就董事会的未来组成进行对话后,未能达成共识。现任董事会提议渐进式调整,而控股股东诺和诺德基金会希望进行更广泛的重组。经过深思熟虑,并考虑到基金会的立场,以及对诺和诺德多数投票的控制,董事会得出结论,召

      2025-10-22T15:48:4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成大生物战略携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据介绍,成大生物与微生物所共同推进“合成免疫学与疫苗智造北京重点实验室”联合申请,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优势和公司开发、生产的优势资源,加强双方深度合作,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和放大效应。

      2025-10-22T09:08:39+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政策+创新”双赋能 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破局

      上市公司近年来积极加码国际化。日前,迈瑞医疗公告,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资本实力,经公司充分研究论证,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2025-10-22T08:30:11+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

    • 多家企业入局 体内CAR-T疗法仍存挑战

      10月20日,阳光诺和宣布增资上海元码智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今年以来持续升温的体内CAR-T疗法领域再添热度。包括阿斯利康、艾伯维、百时美施贵宝(BMS)在内的多家跨国药企已先后加码该领域,国内企业如云顶新耀、普瑞金等也积极跟进,共同推动技术发展。

      2025-10-21T08:23:22+08:00 更新 标签: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