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大行停售五年期大额存单
- 2025年11月27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六大国有银行近日集体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记者查询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行官网及App发现,五年期大额存单已集体“消失”,仅剩的三年期产品利率普遍降到1.5%至1.75%,且额度紧张。与此同时,部分中小银行也开始调整甚至直接取消三年期、五年期普通定期存款产品。
六大国有银行近日集体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记者查询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行官网及App发现,五年期大额存单已集体“消失”,仅剩的三年期产品利率普遍降到1.5%至1.75%,且额度紧张。与此同时,部分中小银行也开始调整甚至直接取消三年期、五年期普通定期存款产品。
长期存款产品“退潮”趋势正在银行业蔓延。首家公开宣布取消五年期定存的是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该行在11月初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11月5日起,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民营银行调整更为积极,目前已有梅州客商银行、网商银行等至少7家银行下架五年期定期存款。
这一系列变动背后,是银行业普遍面临的净息差压力。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11月14日公布的2025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民营银行净息差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行业整体面临相似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存款产品的调整并非偶然,而是银行业应对当前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贷款利率持续下行,银行资产端收益不断收窄;另一方面,存款竞争激烈,负债成本居高不下。这种“两头挤压”的状况导致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不得不对长期高息存款产品“动刀”。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此次调整背后,是银行业净息差收窄压力的体现,中小银行尤为突出。从深层逻辑看,中小银行在揽储能力和品牌信任度上通常弱于大型银行,此前依赖高息长期存款吸引客户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减少长期限高成本存款、优化负债结构成为必然选择。
面对长期存款选项的减少和利率下降,储户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资金配置策略。《2025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倾向“更多储蓄”的储户占比62.3%,较上一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这显示出低利率的大背景下,更多人开始考虑减少储蓄。
业内人士预计,从产品演变趋势看,长期存款不会完全消失,但会呈现差异化供给特征。一位城商行人士表示:“国有大行可能仍然会保留5年期定期存款作为服务工具,但利率可能会持续倒挂;中小银行则会更多转向1年至3年期产品,或通过新客专享、限额发售等方式控制规模。”这意味着,储户想要高息存款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可能需要转向理财、债券等其他产品。
薛洪言预计,鉴于银行业净息差下行的压力仍将持续,且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将持续推进,未来将有更多银行通过缩短存款期限、下调利率来平衡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收益,后续大概率也会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长期限存款产品。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