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教育培训>正文内容
    • “政社校企”协同发力 社会组织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桥”
    • 2025年08月23日来源:中国青年报

    提要:蒋凡说的“就业班”,是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连续多年支持会员单位举办的“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班”,通过“理论+实践”的集中培训,帮助高校毕业生迈入AI技术岗位,已连续举办3年,开班20多期,历届学员结业一个月内就业率超过95%。

    “毕业后,3个月的就业班学习让我顺利拿到了心仪的offer。”前不久,上海海事大学应届毕业生蒋凡(化名)收到了某智能科技企业AI应用工程师录用通知。

    蒋凡说的“就业班”,是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连续多年支持会员单位举办的“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班”,通过“理论+实践”的集中培训,帮助高校毕业生迈入AI技术岗位,已连续举办3年,开班20多期,历届学员结业一个月内就业率超过95%。

    蒋凡的经历是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缩影。今年6月下旬,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促就业作用,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民政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引导社会组织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推动社会组织开展就业资源对接等多项举措,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各级民政部门推动下,多地社会组织正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

    社会组织举办招聘会搭建供需对接“直通车”

    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组织服务处处长沈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截至目前,上海市多家社会组织已协同开展5场市级综合招聘会,自主开展1场专场招聘会,指导开展两场区级招聘会。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共动员近500家社会组织和会员单位发布1300余个岗位,招聘人数3835人,收到简历14419份,其中应届生4058份,达成意向近1200人。

    面对庞大的就业群体,上海市民政局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等部门深化合作,制定了2025年“筑梦公益”社会组织联合招聘活动方案。同时依托“沪上社会组织”招聘专栏和各活动平台,建立常态化社会组织招聘信息发布渠道。

    在2025上海社会组织联合招聘专场活动中,共有129家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提供近千个招聘岗位,设有“人工智能”“青年发展”“环保科技”等7个专区,并配套设置咨询服务区、知识宣传区、现场直播区等功能区。

    其中,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等协会积极组织头部会员单位参会,吸引了大量求职者。在现场,“人工智能专区”人气颇旺,不少展台前排起长队。知名语料服务企业库帕思此次拿出约60个岗位,开场一小时,已接收超过20份较符合条件的应聘者简历。“我们的工作节奏相对灵活,以任务为导向,比较符合年轻人的预期。”招聘工作人员透露说,他们更看重行业经验和学习能力。

    据了解,从2020年起,上海市民政局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达成合作协议,积极动员有意愿、有能力、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成立一般类就业见习基地,重点针对市级行业协会商会、高等级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加大见习基地建设力度。目前,该市已有近40个社会组织见习基地。

    “通过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既能为高校毕业生了解社会组织、缓解就业压力开辟新窗口,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组织挖掘和吸引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沈军说。

    公益就业开辟新赛道

    公益领域正成为就业新赛道。7月23日,第七届上海社会组织公益创新创业大赛专题赋能培训拉开帷幕,3000余名公益学员在线参与,为公益“充电赋能”。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团委书记、全球创业周创业名师王娇楠为学员们带来了“黄金5分钟”法则。

    “她教会大家如何用精准、生动的表达提炼项目价值:不用复杂术语,而是用真实故事打动人;不堆砌数据,而是用核心需求联结人。”在沈军看来,王娇楠的技巧分享让“公益被看见”有了可操作的路径。

    沈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2019年以来,大赛已举办了六届,推动60多个创业项目团队在乡村振兴、残健融合、社区治理等领域落地生根,累计服务100万人次。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获得了第六届上海社会组织公益创新创业大赛社会组织创业赛道金奖。中心负责人刘璟介绍,中心发起了“新职人计划”,培养青少年、初入职场等人群的职业规划能力,帮助他们提升在家门口的事业规划、职业转型能力。

    2024年11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与该中心达成了实习基地共建协议。马成程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园林专业的学生,在中心实习期间负责的寻“珠”计划以小额资金支持,鼓励社区居民化身“社区达人”,备受居民好评。今年6月,马成程走出校园,加入中心。在刘璟看来,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就业岗位,同时学生也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沈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上海,目前共有1.7万余家社会组织,分布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从业人员近40万人,社会组织已成为重要的吸纳就业平台。

    构建“高校点单 社会组织接单”联动机制

    “2025育社兴辽·社会组织促就业”大型招聘会近日在沈阳市举行,为促进就业资源精准匹配,辽宁省民政厅根据辽宁传媒学院毕业生专业需求,点对点向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组织发出参与倡议。活动当天,百余家企业提供招聘岗位2000余个,累计接收2400余份求职简历,当场面试3600余人次。

    这场招聘会是辽宁省“政社校企”四位一体协同机制的写照。辽宁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打造“育社兴辽·社会组织促就业”服务品牌以来,辽宁省已累计开展就业服务活动800余场次,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近5万个,助力1.8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这名负责人表示,辽宁省民政厅创新建立“高校点单、精准派单、社会组织接单”联动机制,高校根据毕业生专业需求“点单”,民政部门向相关行业协会“派单”,行业协会“接单”参加招聘,先后在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城市学院、辽宁传媒学院举办专场招聘会,79家行业协会及298家会员企业提供岗位3000余个,达成意向864人。

    在辽宁传媒学院专场活动中,引入AI“就业舱”,借助先进数字技术,精准模拟面试场景。

    上述负责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辽宁省民政厅将社会组织定位为连接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的核心枢纽,建立“需求收集-岗位开发-信息发布-招聘对接”工作流程,精准匹配行业需求与人才供给。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