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严”充电宝安全标准曝光 原有3C认证将失效
- 2025年11月26日来源:中国经济网
提要:11月25日,有媒体报道称,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0月及11月多次组织召开《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研讨会。与旧标准相比,新国标在整机、线路板和电芯三大技术领域提出了数十项严苛改进。
11月25日,有媒体报道称,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0月及11月多次组织召开《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研讨会。与旧标准相比,新国标在整机、线路板和电芯三大技术领域提出了数十项严苛改进。
对于新的标准,相关参会企业负责人称,“这次制定的标准非常严格,许多工厂难以达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态度很明确:达不到标准就不要继续生产,因为总有一些企业能够达标。”
报道援引参会企业负责人消息称,相关研讨会预计有近 300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参加了探讨会。会上,汇聚了芯片、主板、电芯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供应商代表,这些代表就各自专业领域提出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也采纳了部分意见。
据参会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标准已基本定稿,预计12月公示,2026年2月正式发布,同年6月起实施。新规落地后,原有3C认证规定将全面失效。他认为,在新规实施后,预计将有近七成现有产能,因无法满足新标技术要求,将被迫退出移动电源市场。
上述参会企业负责人也预估,新规实施后,预计将有近七成现有产能,因无法满足新标技术要求,被迫退出移动电源市场。
据了解,在整机层面,新规改变了过去仅标注品牌方的做法,明确要求外壳必须标注“建议使用寿命”与代工厂全称,此举将强化产品溯源能力,帮助消费者更清晰掌握产品的使用周期,提升市场信息透明度。
线路板方面则强制要求配备LCD屏幕或联网 APP,可实时显示电池健康度、使用次数等关键参数。这一改进推动充电宝从过去的“黑箱”设备,逐步转向信息高度透明的智能产品,增强用户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感知。
在最为核心的电芯部分,新国标引入了多项强化安全测试,包括更为严苛的针刺测试、将热滥用测试条件从130℃三十分钟提升至135℃六十分钟,并将过充电测试电压提高至规定电压的1.4倍。
事实上,新国标的推出与行业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密切相关。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过去半年中,充电宝行业共发生700多起安全事故,对居民生活及航空运输等领域造成显著影响。相关数据也显示,近年来充电宝自燃、爆炸事件频发,仅2024年境内航班就发生37起移动电源自燃事件,其中81%涉及未获3C认证的劣质产品。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