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来李斌再表信心:四季度盈利“不容有失”,15万辆交付目标成关键一役
- 2025年11月26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距离2025年收官仅剩一个多月,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再次公开强调:“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这一表态迅速登上微博、财经及科技类热搜榜单,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在经历连续多年巨额亏损后,蔚来能否兑现“十年之约”、完成从“烧钱造车”到“自我造血”的历史性转折,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2025年11月26日 综合报道,距离2025年收官仅剩一个多月,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再次公开强调:“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这一表态迅速登上微博、财经及科技类热搜榜单,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在经历连续多年巨额亏损后,蔚来能否兑现“十年之约”、完成从“烧钱造车”到“自我造血”的历史性转折,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十年之约:盈利已成“生存必答题”
自2014年成立以来,蔚来已走过整整十年。李斌多次坦言:“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我们不能像亚马逊或特斯拉那样等到第16年甚至第20年才盈利。”今年初,他便将“Q4盈利”定为公司最核心的战略目标,并称“若无法如期实现,将是对整个商业模式的重大考验”。
据最新财报显示,尽管2024年全年净亏损达224亿元,但进入2025年后,蔚来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二季度净亏损环比收窄,毛利率稳步提升;三季度交付量环比增长超70%,创历史新高。种种迹象表明,蔚来正逐步走出低谷。
15万辆交付目标:盈利的“硬支撑”
为确保四季度盈利,蔚来设定了极为激进的交付目标——单季交付15万辆,即月均5万辆。这一数字远超其历史峰值(2023年12月交付量为2.8万辆),被业内视为“背水一战”。
支撑这一目标的,是蔚来多品牌战略的全面落地:
乐道L90:定位中高端纯电SUV,10月起产能爬坡,目标单月交付1.5万辆;
全新ES8:旗舰车型焕新上市,12月计划达成1.5万辆月产;
萤火虫:入门级品牌,主打10万元级市场,四季度月产能目标6000辆;
ET9、L60、5566等车型:共同承担剩余约2万辆/月的销量任务。
李斌透露,乐道L90与全新ES8的整车毛利率目标高达20%,全系四季度平均毛利率有望提升至16%-17%,显著高于2024年的9.9%。
成本管控+费用优化:盈利模型日渐清晰
除销量与毛利双轮驱动外,蔚来还在大力压缩运营成本。李斌表示,公司已严格控制研发投入节奏,营销费用亦大幅优化。“过去几年我们把钱都花在了基建、研发和网络布局上,现在这些投入基本完成,到了收获期。”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坚持将所有研发费用当期费用化,不做资本化处理,虽导致账面亏损较高,但也为后续轻装上阵、快速盈利打下基础。
用户信心成“隐形战场”
然而,挑战依然严峻。多位潜在购车者坦言,因担忧蔚来“是否能活下去”,迟迟不敢下单。李斌对此直言:“用户的犹豫,是我们当前最大的障碍。一旦实现盈利,这些谣言将不攻自破。”
因此,四季度盈利不仅是财务目标,更是重塑市场信任的关键一役。正如李斌所言:“如果做到15万辆还不能盈利,那一定是我们的管理或战略出了问题。”
市场静待“最后一搏”
截至10月底,蔚来当月交付量已达4.2万辆,创下历史新高。若11月、12月维持同等节奏,15万辆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资本市场亦给出积极反馈,近期蔚来美股股价震荡上行,反映出投资者对盈利预期的部分认可。
但行业竞争依旧白热化。比亚迪、小米、小鹏、理想等对手纷纷加码促销与新品投放,价格战硝烟未散。在此背景下,蔚来的“盈利冲刺”不仅关乎自身命运,更将成为检验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
从2019年靠融资续命,到2022年启动组织变革,再到2025年全力冲刺盈利,蔚来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争议与挑战。如今,站在十年节点,李斌和他的团队正以“不容有失”的决心,向市场证明:蔚来不仅能造好车,更能活下来、强起来。
四季度财报发布之日,或将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一个分水岭——要么见证蔚来涅槃重生,要么直面模式反思。答案,只剩三十多天揭晓。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