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通信>正文内容
    • 华为Mate 80业界首发700MHz无网应急通信:13公里生命通道背后的科技突破
    • 2025年11月26日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提要:在昨日(11月25日)举行的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高举全新Mate 80系列手机,正式宣布:“华为Mate 80系列业界首发700MHz无网应急通信功能!”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这一被媒体称为“信号尽头的生命守护者”的技术,不仅刷新了智能手机通信能力的边界,更标志着我国在应急通信领域实现关键性自主创新。

    2025年11月26日 综合报道,在昨日(11月25日)举行的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高举全新Mate 80系列手机,正式宣布:“华为Mate 80系列业界首发700MHz无网应急通信功能!”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这一被媒体称为“信号尽头的生命守护者”的技术,不仅刷新了智能手机通信能力的边界,更标志着我国在应急通信领域实现关键性自主创新。

    无网也能通信?13公里极限覆盖实测成功

    据华为官方介绍,Mate 80系列搭载的700MHz无网应急通信功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信号增强”或“Wi-Fi直连”,而是一套基于低频段(700MHz)构建的独立应急通信生态系统。该技术利用700MHz频段波长长、穿透力强、覆盖范围广的物理特性,在无蜂窝网络、无Wi-Fi、甚至无卫星信号的极端环境下,仍可实现设备间点对点语音与文字通信。

    实测数据显示,该功能在城市环境中最远通信距离可达3公里,而在开阔地带(如山区、荒漠、海上)最远可达13公里。更令人震撼的是,其信号可穿透3堵实心墙体或1.5米厚混凝土结构,这意味着即便在地震废墟、矿难塌方等复杂场景中,被困人员仍有机会与外界建立联系。

    应急救援新范式:从“被动等待”到“主动联络”

    过去,灾害发生后,通信中断往往成为救援最大障碍。传统依赖基站、卫星电话或专业对讲设备的方式,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覆盖有限等问题。而华为Mate 80将应急通信能力集成于普通智能手机之中,无需额外设备,只需开启“无网通信”模式,即可与其他支持该功能的设备建立临时通信网络。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理念革新。”一位参与测试的应急救援专家表示,“以前是‘等信号恢复’,现在是‘自己创造信号’。在黄金72小时内,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据悉,该功能已与多地应急管理部门展开试点合作,未来有望纳入国家公共安全通信体系。

    背后是自研芯片+鸿蒙生态的深度协同

    华为并未透露具体硬件方案,但业内分析认为,该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其自研射频芯片与HarmonyOS 6操作系统的深度优化。Mate 80系列首发搭载的HarmonyOS 6,不仅支持超30万应用与元服务,还在底层通信协议上为无网场景开辟专用通道,确保低功耗、高可靠、快响应。

    此外,700MHz频段在我国由广电主导,华为此次能率先将其用于民用手机应急通信,亦体现出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有观点认为,此举或将推动700MHz频谱在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进一步开放。

    售价4699元起,11月28日正式开售

    除通信黑科技外,Mate 80系列还延续华为高端旗舰定位。标准版起售价4699元,Mate 80 Pro为5999元,顶配Mate 80 Pro Max售价达7999元。全系支持北斗卫星消息、星闪™连接、AI影像系统,并搭载新一代麒麟芯片。

    截至发稿,华为终端官方微博显示,Mate 80系列预约量已突破百万。余承东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在城市灾害与户外遇险时,让希望更快抵达。这不是炫技,是责任。”

    科技向善:从“连接世界”到“守护生命”

    从Pura到Mate,从卫星通信到无网应急,华为正不断拓展智能手机的社会价值边界。在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公共安全事件增多的背景下,一部手机能否在关键时刻“救命”,已成为衡量科技企业责任感的重要标尺。

    正如发布会现场那句标语所言:“在信号的尽头,守卫生命。”华为Mate 80系列不仅是一部手机,更是一条13公里长的生命通道——它不依赖基站,不仰仗运气,只靠中国自主创新的硬核实力,为每一个普通人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