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食品饮品>正文内容
    • 重庆涪陵:一颗青菜头“榨”出155亿元
    • 2025年09月01日来源:农民日报

    提要:“榨菜生产中会产生含盐废水,我们引进MVR蒸发浓缩技术,把浓盐水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复腌液,既能回用于腌制青菜头,也能酿成榨菜酱油。”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皮林介绍,这套循环模式实现了减盐减排的绿色发展目标,如今涪陵区每年产出5万吨榨菜酱油,新增产值1亿元。

    在长江与乌江交汇的重庆市涪陵区,江风裹挟着咸鲜的香气拂过万亩菜田。这里,一颗颗翠绿的青菜头正悄然膨大,它们即将经历三腌三榨的淬炼,成为国人餐桌上那碟脆嫩鲜香的涪陵榨菜。

    涪陵的山水,仿佛为榨菜量身定做。榨菜的原料是青菜头,学名为茎瘤芥。涪陵地处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带,北纬30度的独特纬度,让涪陵青菜头拥有长达110天的瘤茎膨大期——从11月到次年2月,3℃至15℃的气温、小于12小时的日照,配合较大的空气湿度,为青菜头积累养分创造了完美条件。

    更神奇的是脚下的土壤。侏罗纪时期形成的紫色土,以砂质壤土为主,理化性质稳定,通透性和排水性良好,利于青菜头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同时,涪陵紫色土是天然的营养剂,含有丰富的硒、钙、钾等微量元素,它们构成了青菜头的蛋白质、硫代葡萄糖苷、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这些元素使青菜头肉质紧实、口感脆嫩、空心率低。凭借这般自然禀赋,涪陵成为全国闻名的榨菜产区,2024年涪陵青菜头收砍面积达73.8万亩,榨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5亿元。

    位于涪陵区的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是全国唯一系统性开展榨菜综合配套研究的科研机构,拥有芥菜种质资源1336份,堪称榨菜产业的“芯片库”。“可能现在你吃上的第一个青菜头就来自涪陵。”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石萍萍展示着各种特殊的种子,语气里满是自豪。她告诉记者,正是这里培育出的国内首个早熟青菜头新品种“渝早100”,将鲜食青菜头上市提前至10月底。同时,搭配可延迟到4月上市的“ZB5”,显著延长了鲜食青菜头市场供应时间,让“一年两季”种植成为现实,完成了青菜头从“时令鲜”到“四季鲜”的华丽转变。

    更富创新的是青菜头的循环利用之道。曾经青菜头叶子因味道辛辣、长满刺毛被丢弃,如今借科技之力实现了变废为宝。科研人员选育的茎叶兼用新品种“渝芥优222”,瘤茎和叶子均可食用,为涪陵黑猪与涪陵榨菜种养循环发展的绿色生产模式提供了品种支撑。

    “榨菜生产中会产生含盐废水,我们引进MVR蒸发浓缩技术,把浓盐水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复腌液,既能回用于腌制青菜头,也能酿成榨菜酱油。”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皮林介绍,这套循环模式实现了减盐减排的绿色发展目标,如今涪陵区每年产出5万吨榨菜酱油,新增产值1亿元。

    涪陵榨菜作为涪陵农业的“金字招牌”,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当普通青菜头每斤仅售五六角钱时,早熟品种青菜头的零售价却高达7元每斤,批发价3元每斤,这对农民增收来说是极大的突破。

    除了种植收益外,涪陵区构建的“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让农民多了份踏实。农民可以在合作社内就近短期务工获取劳动报酬,入股的农户还可以获得合作社的分红。目前,全区已组建榨菜生产股份合作社197家,入股农户达20774户,青菜头亩均收益维持在2000元以上,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以上。

    涪陵榨菜以科技为笔、生态为纸,书写着从“一味小菜”到“百亿产业”的精彩蜕变。它不只是餐桌上的一碟清脆更是一种融合自然智慧与现代创新的农业范式。未来,这颗小小的青菜头,仍将继续扎根紫色土、沐浴两江风,在传承与创新的双轨上,走向更辽阔的天地,滋润更多人的味蕾与生活。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周峰菊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