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 高端制造|生态环保|汽车|房地产|家居建材|家电|服装|时尚前沿|健康|医药|教育培训|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运|食品饮品|科技|互联网|手机通信|电子|商业|金融保险|证券|安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综合

  • 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要闻> 经营参考>正文内容
    • 补齐绿色标准缺失短板 绿色招采引领供应链变革
    • 2025年08月25日来源:经济日报

    提要:如何通过绿色招采更好地推广使用绿色产品?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认为,首先政策层面上要加强主动性,除政府采购对新能源汽车有明确要求外,绿色再生产品也要纳入绿色采购目录。“近期,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做出制度安排,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在原材料供应链上要加大推广使用再生材料和再生原料的比例,这对于全社会加大推广绿色产品采购力度将形成良好态势”。

    随着“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我国绿色采购需求不断提升,采购范围和规模持续扩大,绿色招标采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当前,绿色招采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于扩大绿色产品应用、推动招投标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在日前举办的2025绿色招标采购发展大会上,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会长任树本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说,绿色招采未来将成为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关键节点,以绿色招采引领供应链变革,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将成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抓手。

    形成供应链倒逼机制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产品。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因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等因素,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不招标,就无法大规模进入消费环节,要通过招标采购来实现‘谁来买’的问题。”任树本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除了已有的税收财政工具之外,通过招标采购政策来引导、鼓励绿色生产与消费,可有效实现对投资与消费结构的优化提升。

    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矿产资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制造业单位能耗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24年,我国制造业累计消耗了125亿吨矿产资源,约占全球总量的50%。

    “这决定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我们国家长远的发展战略方针。”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表示,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从顶层设计上对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要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和规模,适时将碳足迹要求纳入政府采购。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也提出要求:优化绿色招标采购推广应用机制,编制绿色招标采购示范文本,引导招标人合理设置绿色招标采购标准,对原材料、生产制造工艺等明确环保、节能、低碳要求,鼓励招标人综合考虑生产、包装、物流、销售、服务、回收和再利用等环节确定评标标准,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这些文件为我们推行绿色招标采购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改革发展思路。”任树本说,招投标是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招标采购构建起绿色供应链体系,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形成“不是绿色我不买”的供应链倒逼机制,真正把绿色发展从口号变为行动、从方案变成实践。

    探索绿色招采多元路径

    随着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变,碳强度控制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探索将碳足迹纳入采购要求,实现了对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控制,绿色招采越来越成为招投标行业的共识。

    据介绍,自2019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节能产品采购、环境标志产品采购、商品包装政府采购等多项标准。2024年,除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外,有关部门还对绿色工程、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绿色招采的范围和规模持续扩大。

    如何通过绿色招采更好地推广使用绿色产品?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认为,首先政策层面上要加强主动性,除政府采购对新能源汽车有明确要求外,绿色再生产品也要纳入绿色采购目录。“近期,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做出制度安排,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在原材料供应链上要加大推广使用再生材料和再生原料的比例,这对于全社会加大推广绿色产品采购力度将形成良好态势”。

    实践中,一些行业和企业对绿色招采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有益经验。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发布《绿色采购指南》的中央企业。该指南将企业绿电绿证、ESG报告和绿色设计、制造、施工、物流等17项要素纳入采购评审,每年可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投资1万亿元以上。国家电网还建成央企首个万亿级供应链管理平台国网绿链云网,2024年平台采购交易额突破1.28万亿元,注册供应商超过40万家,注册用户达261万。

    南方电网公司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供应链管理实践,实施绿色采购、绿色仓储物流、绿色回收,大力推进绿色认证、绿电绿证、绿色金融等绿色服务升级,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降碳转型。

    中国大唐集团将“绿色化”确定为供应链发展的路径之一,建设“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与物流、绿色回收、绿色服务与认证”的全链条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以采购为引领,带动供应链上下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去年9月,电力行业发布了首个绿色采购行业标准《电力企业绿色采购管理导则》,为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经营主体绿色采购提供了指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二级顾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卓洪树说,导则明确了电力企业绿色采购管理的整体要求、采购需求绿色属性管理、采购全过程绿色管理和供应商绿色管理等要求,有望推动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最大化。

    补齐绿色标准缺失短板

    “下游低碳采购决定了上游原材料深度脱碳的节奏和方向。”在2025绿色招标采购发展大会上,能源基金会工业项目主任韩炜举例说,无论什么类型的汽车,钢、铝等材料生产占据整个车辆生命周期近六成的碳排放环节,要通过上游原材料的技术创新与迭代来实现碳减排,更重要的是创造低碳需求。

    尽管绿色采购的需求不断提升,但当前绿色产品的采购范围还比较有限,绿色采购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市场经营主体对绿色低碳产品与服务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低碳需求就很难传递购买力。”韩炜认为,目前低碳需求主要来自3方面:一是政府的绿色采购,二是企业的绿色供应链,三是碳排放成本的内部化,实现价值链的重塑。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秘书长陈琦对此表示认同。她认为,通过绿色采购的大规模推广,绿色低碳生产链供应链成本会逐步下降,如果再叠加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其带来的绿色溢价效应就能真正释放,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不过,标准缺失仍是制约绿色招采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绿色标准存在缺乏统一规范,有些标准定性多、定量少,难以操作;有些标准交叉重复,有些标准又盲目攀高,与现存发展阶段不适应,且指标缺乏行业通用性等。

    “一方面,招投标要实现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基础是标准化;另一方面,推行绿色招采,也是促进绿色标准落地的有效路径。”任树本表示,采购人通过制定适用的绿色标准并加以实施,将有效推动供应商按照绿色标准组织生产。未来如何以绿色招采促进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加快补齐绿色标准缺失短板,将是招投标行业高质量发展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责任编辑:蔡媛媛
    相关新闻更多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