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产品持续上新 “养老+健康”能否破解缴存难题
- 2025年10月30日来源:中国网
提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经历了从“稀缺”到“丰富”的跨越式发展,数量扩容明显。截至2025年10月25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为406个,在所有产品类型中占比达33.55%,成为个人养老金产品中数量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经历了从“稀缺”到“丰富”的跨越式发展,数量扩容明显。截至2025年10月25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为406个,在所有产品类型中占比达33.55%,成为个人养老金产品中数量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自2022年11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6个地区启动试点,至2024年底正式推向全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平稳运行三周年。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该制度已吸引超7000万人参与。随着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参与人数与户均缴存额有望进一步攀升,沉睡的个人养老金市场潜力正待激活。
在这场关乎亿万国民养老福祉的改革中,保险产品凭借稳健的收益表现与多元的产品形态,正成为个人养老金账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专家认为,面对当前“开户热、缴存冷”的现实挑战,“养老+健康”的融合创新有望成为行业破局的新方向,点燃用户的持续缴存意愿,撬动尚未释放的缴费潜力,进而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实现从“广覆盖”到“深激活”。
保险产品扩容提质步伐加快
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公示信息,截至2025年10月25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为406个,在所有产品类型中占比达33.55%,成为个人养老金产品中数量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很显然,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经历了从“稀缺”到“丰富”的跨越式发展,数量扩容明显。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扩容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结构和类型的深度优化上。从最初的只有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一个品种,已经逐渐拓展至年金险、两全险、分红型、万能型等多种产品类型。据统计,目前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商业养老保险,以“保底+浮动”收益模式为核心,兼顾养老风险保障与资金稳健管理;二是年金保险,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条件,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有效应对长寿风险;三是两全保险,兼具“生存金领取”与“身故保障”双重功能。
从投资收益看,尽管与2023年同期相比收益率略有下降,但2024年数据显示,仍有7成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结算利率维持在3%以上,多款在售产品的结算利率甚至超过4%。其中,稳健型投资组合结算利率区间为2.0%至4.07%,进取型投资组合为2.5%至4.12%,为追求长期稳定增值的投资者提供了不错的选择。
分红型产品跃居市场主流
在业内人士看来,个人养老金的资金积累周期通常跨越数十年,而保险公司在长期资产负债匹配、风险管控等领域的专业能力,能够匹配养老资金安全增值、长期锁定的诉求。今年以来,保险行业通过动态更新产品目录、简化购买流程等举措,进一步降低保险产品参与个人养老金的门槛。
政策层面也持续释放出积极的信号。2025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而是与其他保险产品普通账户合并计算。这一调整将优化保险资金配置效率,提升保险机构养老投资灵活性,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明确鼓励金融机构研发具有长期限、收益稳定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推动养老财富储备与稳健增值,加快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完善保障体系,助力构建多层次养老金融供给体系。
“相较于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保险公司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具有独特的养老属性和优势。”泰康养老总精算师高悦表示,首先,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收益稳健,可以满足低风险偏好人群的资金规划需求,也符合养老金安全性的要求。其次,年金保险的长期性使其天然具备养老属性,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普遍保障至终身,可以有效抵御长寿风险。同时,保险业作为养老金市场建设的主力军,能够充分利用其在产品端、投资端、服务端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协同效应,在个人养老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中兼具风险分散与收益弹性的分红型产品占比显著提升,已成为市场主流。据统计,截至10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分红型产品数量达127款,占比超过3成。例如,今年9月,新华保险推出的盛世安盈卓越版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盛世美满两全保险(分红型)产品被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单,凸显其在养老规划和财富管理方面的功能定位。
对此,高悦认为,分红型产品的客户利益分为“保证”和“浮动”两部分,保险公司需要将运营收益的较大部分(不低于70%)与保单持有者共享。这种机制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不同的风险偏好、保障需求、投资需求的客户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为有长期保值增值需求的客户开辟了新的投资路径。通过这种方式,客户不仅能分享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红利,还能享受到公司战略布局带来的额外收益。鼓励保单持有人长期持有保单,以获得更加稳健的回报。
“养老+健康”融合探新路
尽管开户规模可观,但“开户热、缴存冷”的现象仍是个人养老金制度持续深化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如何增强产品吸引力,激发居民持续缴费意愿,已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养老+健康”的深度融合被视为最具潜力的破局方向。
“养老金融产品的服务周期往往较长,在产品设计与创新过程中,稳健性是核心要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表示,养老产品设计必须以安全、稳健为首要原则,追求短期高回报不符合养老金的本质。他建议,金融机构应在保障稳健的基础上,从拓展服务维度着手,将与养老密切相关的其他需求纳入产品设计。例如,目前许多健康险产品已开始提供前置性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帮助客户在健康状态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患病风险。个人养老金产品也可借鉴这一思路,将类似的管理服务融入其中,通过丰富产品功能与服务内容,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近日,南开大学金融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24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总指数为0.55,其中健康险指数为0.62,养老保障指数则只有0.47。对此,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认为,健康与养老并非割裂的风险,而是贯穿个人全生命周期的连续谱系。未来,应该打破各保险产品之间的壁垒,推动健康保障与养老金积累的深度融合。
业内人士认为,要提高个人养老金参与率,保险机构应大力创新,开发与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紧密绑定的综合型产品。行业竞争的核心应聚焦于产品设计的精准化与健康服务生态的构建能力。例如,探索“养老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年金保险+养老社区入住权”“重疾险+长期护理险”等组合方案,让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不仅能应对风险,更能主动管理健康和规划养老生活。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南方企业新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南方企业新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南方企业新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83834755 邮箱:news@senn.com.cn




